伴随《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规范改革的推行建议》的正式发布,上海、浙江两地考试招生规范改革试点策略的颁布,新一轮考试招生规范改革的总体思路逐步明确,改革重点逐步明确。面对高考考试改革所带来的一系列新变化,高中教育到底该怎么样应付?高中教育该做好什么相应的筹备?
其一,新一轮考试招生规范改革取消文理分科,必然需要高中教育理念有一个较大转变。高中教育要从过于偏重文理向全方位打好文理基础转变,切实促进学生全方位而有个性的进步。但取消文理分科,全方位打好文理基础,并不意味着学生回到以往所有学生都学同样课程的老路上去。根据高考考试改革的总体思路,学生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基础上,选择三门符合自己兴趣专长的学科计入高考考试总分,也就是从原先基于文理分科的“3选1”变为现在的“6选3”、“7选3”,既兼顾到了学生全方位进步的需要,同时也顾及到了学生个性成长的需要。
高中教育理念的这种转变应当得到全方位体现,既要渗透到高中课程策略和课程标准的修订之中,也要落实到高中教育的整体教学安排之中,还要直接反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过程之中。为了配合高考考试改革,现在上海正在对高中课程策略和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调整,重新设计高中各学科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内容及其相应课时,这意味着高中各学科基础型和拓展型课程的内容或许会降低,学习困难程度或许会适合减少,这也是适应高考考试改革的一种现实需要。可以说,高中教育理念的转变最后要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中,使高考考试改革带动高中教育朝着促进学生全方位而有个性的方向进步。
其二,新一轮考试招生规范改革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要紧依据,必然需要围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有关改革同步跟进。此次高考考试改革之所以强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主如果为引导学生认真地学习每一门课程,防止紧急偏科,也是为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创造条件。学生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基础上,选择三门符合自己兴趣专长的学科计入高考考试总分,学业水平报考条件每门课程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同时鼓励为学生提供每个科目两次考试的机会。遵循如此的改革思路,高中教育必然需要做好相应筹备。
一方面,随着着学生选择权的增加,需要进一步深化高中课程改革,逐步构建多层次、多种类、可选择的课程体系。特别要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合理确定必学、选修课程比率,增强课程的选择性,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进步的空间。毕竟有了非常不错的“选课”基础,学生的“选考”也才可以愈加无往不利。
值得关注的是,不论是三门学业水平考试考哪几科的选择,还是考试时间的选择,都在一定量上考验着学生自己的选择能力,而学生选择能力的培养,对高中课程改革也提出了新的需要。一直以来,高初中生填报高考考试志愿、选择专业主要依据考试分数,“高考考试无意识”问题一直困扰着高中毕业生。对于今天的高中课程改革而言,增加“生涯教育”的内容也就看上去很必要。高中“生涯教育”应当基于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逐步形成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但“生涯教育”并非一种简单的专业或职业定向,也与目前普高渗透职业教育内容的含义并不相同。对于高中学校而言,怎么样将“生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和学生进步指导有机融合和渗透,有待深入探索和实践。
其次,随着着学生选择权的增加,需要不断革新教学方法,积极推进分层教学和走班制。在高考考试改革的新形势下,不同学生选择的学业水平考试考哪几科会有所不同,同一科需要有难易程度不一样的教学班级可供选择,推行分层教学和走班制必然成为高中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的改革课题。应当看到,推行分层教学和走班制对高中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和师资等都提出了非常高需要,也会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如:短期内一些选课人数剧增的高中科目,可能产生教学场地和师资不足的情况。因此,各高中学校需提前做好教学方法改革的有关筹备,其中包含教学场地和师资的筹备,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可在鼓励高中学校做强特点学科的基础上,探索地区内紧缺学科教师“走校教学”,即不同学校的教师进行置换、交流,达成教师资源共享。
其三,新一轮考试招生规范改革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要紧参考,必然对高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推行提出了非常高需要。在高考考试改革的新形势下,拓展综合素质评价至关要紧,毕竟除去考试分数以外,价值观、批判性思维、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对人的成长成才有着要紧影响。综合素质评价突出强调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有益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将综合素质评价状况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参考,有益于改变用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招生录取的唯一准则。
同时应当看到,推行高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面临较大困难,其主要难题在于怎么样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透明度。从实质操作看,因为高中学校进步水平差异较大,用高中学校各自提供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状况,存在着可比性不强的问题。尤其是在现在诚信意识相对薄弱的社会环境下,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参考,极易遭到种种不诚信行为的干扰,影响高校招生录取的公平公正。因此,推进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并使之成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参考,需要增强高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透明度。在考查内容上,重点看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专长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在考查方法上,重点看学生成长过程中可以集中反映综合素质评价的一些具体活动和有关的事实,如: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参加志愿服务,强化事实性材料、写实性评语在高校招生录取中有哪些用途。
除此之外,为了保证高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真实靠谱,强化监督机制至关要紧。如:对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要进行公示,做到阳光透明;通过打造省级统一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电子管理平台,切实加大监督。